何应钦的这个表态,除了告诉中外舆论界,中央政府在北蒙问题上并不是不抵抗,实在是南方局面不稳,才无法派队北上蒙抗苏作战。
这一切都说明,这时的苏军,不论在武装备上,还是战斗力上,都还远没有达到二战后期的令人生畏的平。因此,只要他在战略上不错,在战役上指挥得法,他完全可以战胜苏军,粉碎这次苏军对北蒙的侵。
最后,蒋介石勉励宋哲武,希望他能再创一个满洲里大捷,为党国再建殊勋。
此外,以命令正在漫川关围剿从大别山西逃的鄂豫皖赤匪徐向前的中央军最锐队——胡宗南第一师,在围剿结束后,即刻开赴甘肃,时刻准备蒙参战;任命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所三十一师开赴宁夏,积极备战,准备蒙;命桂兹十一师驻防榆林待命;中央军其它后续队也正在积极调准备中,只待南方局势稳定,即刻北上抗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同时呼吁“至此党国危难关,期盼党内一切秉承先总理遗志的同志,诚团结,共赴国难。万勿以个人成败退之私利,危害国家社稷之安危。”
刚刚结束了中原大战,蒋介石让国内绝大多数的地方势力都对其俯首帖耳,至少明面上不敢再和南京中央政府唱反调,这样的局面实在是来之不易,蒋介石又怎肯再让杨虎城在西北坐大。真要让杨虎城坐拥陕西和甘肃两省,再在西北现另一个西北军并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胡宗南和鸿逵的队开赴甘肃和宁夏,以及桂兹开赴榆林,并不完全是因为北蒙战事的原因,仅仅是蒋介石为蒙蔽舆论所作的顺推舟之举。
国民政府当天也发表声明,除了表示北蒙全境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都是中华民国的当然领土,已有条约证明外。还表示,北蒙各民族都是中华民国的民,那里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代表中华民国政府,伪蒙共和国和它所签署的任何协议都是非法的,它的任何邀请也都是无效的。声明烈要求苏联政府,应该悬崖勒,立即停止对北蒙的侵略。
另外,对于要求政府全力抵抗苏军侵一事,除了没有向苏联宣战,也了适当的正式的回答。
所以,胡宗南西调甘肃,是为了把杨虎城的势力挤甘肃,而不是为了北蒙战事,而且这也是早已决定了的事情。
宋哲武是在贾景德等人的一再劝说下,才脸红心地添了4000人的氺份,而蒋介石则更加脆地直接在宋哲武报上的分十足的歼敌数字前,又加了一个一,王德民团歼敌数字一下变成了15000余人。
何应钦所谓的南方不稳,说白了就是指江西朱红军和汪卫组织的广州政府正在准备的北伐,也就是说,南京政府把现在不能派有力队北上作战的责任推给了红军和汪卫。
数目。
宋哲武仔细想了想,这事也要怪他自己,歼敌5000人这个数字对于饱受指责的蒋介石实在是帮助不大,只有一万以上的战果才有分量。
因为宋哲武有前世关于二战的记忆,对苏军的战斗力颇为忌惮,不过这两场小战役还是让他的心里有了信心,甚至也让北蒙队有了战胜苏军的信心。这个时候的苏联红军,要比二战后期的红军战斗力差了很多。
胡宗南西调甘肃,是因为杨虎城推举孙蔚如任甘肃省主席的原因。
虽然东路苏军的攻击力度很,在密集炮火和空中轰炸之下,给东线楚溪指挥的第四路军的阻击队造成很大伤亡,可是苏军步兵却被挡住了。
军政长何应钦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调宣布,国民政府对北蒙战事一向极为关心,军政遵照委员长的指示,正在为北蒙积极筹措大量武弹药,其中分武弹药已运至北蒙投使用。
这场小胜,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意义,那就是让宋哲武对于战胜苏军有了绝对的信心。
九月十日苏军对北蒙发起攻后,不仅是山西、绥远、南北蒙这些宋哲武控制的地区,全国的舆论都为之一片哗然,各地舆论纷纷愤怒声讨苏联的无耻侵略行径。太原、南京、上海、沈、北平、天津、济南、武汉、广州、西安、成都、南昌、长沙等各大城市的学生们都走上了街行抗议游行,声援第四路军抗击苏联侵略,要求国民政府和苏联宣战,举全国之力把苏联侵略者赶北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