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些人这个谎言编的好啊真是用心良苦。”
贾景德的分析让宋哲武频频。他前世的记忆,张学良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真就没有主动澄清过这件事,至少他没见过相关报。直到张学良年近百岁时,才正式真相。
第五百四十七章抗战委员长的黑锅原来是这样来的
对于宋哲武的这个疑问,贾景德笑着解释说:“这个谎言,不要说一时半会不会有人敢告诉蒋委员长,就是蒋委员长知了这个有损他形象的谣言,他也不会主动面澄清。委员长不仅心气傲,不屑于此,而且他还是这方面的老手,知那样只会越描越黑。而且,等张学良知了事情的原委,恐怕他也乐于装糊涂,只要张学良不面澄清此事,就会人云亦云,谣言越传越真。”
见宋哲武,贾景德:“那里面有一款对联想必文戈会记得,那就是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有还无。’依我看,委员长这黑锅恐怕是要背一辈了。”
宋哲武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说:“张学良并没有向我否认他昨晚未向委员长报告九。一八事变的事实,这也证明了洪钫所言是谎话。至于张学良和平津地区的官员为什么不向南京政府和蒋委员长报告么,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平津地区的政府官员虽然都是经过国民政府任命的,可是这些人选都是东北军系统的人,也都是张学良推荐的人选,在这些人的心里,他们只知有张学良这个东北王,哪里会有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自然也就不会有人主动想着向国民政府和委员长报告了。”
宋哲武叹了一气:“这件事说起来可笑,堂堂中华民国领袖,在发生外敌侵时,竟然不是通过手下将领的第一时间报告得知情况,却要通过新闻媒,晚了差不多一天才知”
不过,两世为人的宋哲武倒并不认为张学良的品质有问题,应该说张学良还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好人,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张学良还很年轻。甚至宋哲武还认为,张学良的心理年龄要远远低于他的生理年龄,面对国内汹汹舆论指责,张学良这个年轻人没有勇气站来担当责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张学良真的站来,恐怕不仅他的政治生涯到了,他以后也再难作为东北军的统帅了。
《论语》有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宋哲武相信张学良晚年的声明是真实的。
不过,这些前世记忆中的事,宋哲武是不能也不敢告诉贾景德的。
第五百四十七章抗战委员长的黑锅原来是这样来的,到网址
不过,宋哲武这时也很奇怪,难就凭张学良幕僚们的这些谎言,就能让蒋介石背负近百年的黑锅?
东北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东北地方长官的张学良,不仅没向南京政府的任何门报告,甚至也没向蒋介石报告。而且北平天津的这些政府官员竟然也不向南京报告,这让贾景德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委员长电报中所说,应该是信息灵通的上海新闻媒首先从平津媒的渠得知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然后上海的官员又从新闻媒那里知了情况,这才上报委员长。”
“至于张学良为什么不报告,说穿了,他张学良心里一直在认为,东北完全是他张学良一人之东北,而不认为东北是中华民国之东北。他还心存幻想,以为此次他还可以向他老一样,最后给日本人一甜,就还可以继续他的东北王。”
宋哲武停了一下,慨万千地说:“易帜容易,易心难啊”
介石无关。
对于贾景德很快就想明白其中关窍,宋哲武很佩服贾景德的急智。要知,直到八十多年后,史学家们才在逐渐开始揭开这桩悬案的面纱。
宋哲武认为,蒋介石很可能也看到了这一,所有才没有过于和张学良计较这件事。
宋哲武的话惊得贾景德呆愣了片刻,才惊问:“什么?昨晚发生的这么大的事情,张学良竟然没有上报告委员长?平津地区的政府官员难也不报告?”
贾景德思索片刻,一拍茶几:“我明白了,正如文戈所说,昨晚东北军不抵抗的命令就是张学良本人所下。洪钫之所以这么说,应该是张学良手下的那些幕僚们知此事重大,会让张学良备受国人指责唾骂,这才编造这个谎言来嫁祸委员长。”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文戈想必看过《红楼梦》吧?”
“如果报告了中央政府,如果中央政府下令不抵抗,和他的想法一致还好,如果要他抗战,你说他打还是不打。我敢保证,如果现在日本人提一些哪怕是再苛刻的丧权辱国的条件,只要可以归还东北,即便国民政府不同意,他张学良也会一意孤行,决同意的,国民政府的权威对他没有一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