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罗科索夫斯基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棱斯克会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被誉为“常胜元帅”
宋哲武开的那份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在内的犹太军官名单中,他们本人每人换5000俘虏,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三人本人换一万俘虏。这份名单中的人的家属,要比照换被俘苏军军官眷属换原则行。
这一,宋哲武完全理解。
在这三人中,现任苏军骑兵第2旅旅长朱可夫就不用提了,朱可夫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元帅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因为级军官回国后,必须要为此次北蒙战败承担责任,他们不仅肯定会被迫离开军队,而且几乎也可以肯定他们都会被关监狱,或者被送到西伯利亚劳改。作为级军官,这些内情他们都清楚。
为了防止现斯大林拒绝换某一人家属的事情发生,宋哲武调,所有自愿留在中国的被俘苏军级军官的家属,必须一次整换完成,否则这次战俘换家属行动即告失败…
不过,苏军级军官的态度却给宋哲武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
在审讯苏军军官过程中,不仅布柳赫尔和苏军将校级军官,就是负责政治工作的各级政治委员和内务人员,几乎都要询问宋哲武答应的用俘虏换他们家人的承诺是否是真的。在得到宋哲武真诚、定的承诺后,这些人几乎都表示愿意留在中国或者国。而且,级别越的留下来的比例越大,几个军长都表示只要把他们的家人接来,他们就愿意留在中国。只不过,级别越低的军官,愿意留在中国的比例也就越少。
虽然宋哲武对于如何理俘虏早有想法,可是实行起来许多问题就暴了来。宋哲武发现,他对许多事情,多少有些想当然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在宋哲武认为,甚至也可以说,如果二战中苏军没有朱可夫,也就不会有后世的苏联。
苏军第七骑兵师师长罗科索夫斯基,二战前期任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曾与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一起,率与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激战,于次年2月俘虏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
而低级军官相应承担的责任要小得多,而且他们也不了解克里姆林的诸多内幕,选择回到苏联,也是情理可原。
比如,他原来的想法,要把苏军俘虏中哈萨克人全给卡西莫夫,他认为这些哈萨克人都会支持卡西莫夫建立属于哈萨克人自己的国家。可是事实却让他很惊讶,哈萨克人中的布尔什维克分和许多共青团员,决拒绝加亡政fǔ。无奈之下,宋哲武只好把这些定的布尔什维克分们重新送回了战俘营。
宋哲武在换俘虏的名单中,把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这后世号称苏军三驾车的重量级人加了来,完全是别有用心之举。宋哲武就是想利用斯大林的多疑,利用斯大林的残酷手段清除掉他们。没有了这三个人,在二战中,苏联会吃更大的亏,战后也就会更虚弱,他要收回外东北,包括整个西伯利亚也就会少了许多困难。
信的内容是:用布柳赫尔所有的家人亲属,换一万苏军被俘士兵;其它每个军级军官的家属们,换300名俘虏;校级军官家属们,换50—200俘虏不等。
非犹太籍军官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则也绝非偶然,这是宋哲武有意为之。
宋哲武为了保证能实现自己的承诺,释放了一名苏军团政治委员,让他给莫斯科克里姆林里那位冷酷的格鲁吉亚人带回信。
谢“g7”书友的月票!
虽然现任苏联红军军训中校参谋的华西列夫斯基,在这三人中最不起,甚至后世军迷也没有特别推崇他,可是在宋哲武看来,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真正杰的军事家。正是由于他在二战中担任苏军总参谋长,亲自指导了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是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柯尼斯堡的毁灭者,他是当之无愧的苏联陆军三驾车中最有才华的将领,也是作为最统帅的斯大林的最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