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穷兵黩武的方针,主张休养生息,培蓄国力。
刘禅听从了黄皓之言,于是采纳了诸葛瞻等人的提议,但对于这个暴脾气的弟妹,刘禅还是有几分忌惮。
刘禅乐呵呵地一笑:“文宣如此识大,朕心甚。这样吧,朕封你为霸陵侯,邑千。”刘胤如此表态,可算是为刘禅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刘禅一兴,立封刘胤为列侯。封王或许不容易,但封侯不过是刘禅一句话的事。
刘胤从容地对母亲:“娘,谁来当这个安平王并不重要,兄弟阋墙,同室戈,岂不为成为天下的笑柄?孩儿情愿让贤,安平王就由弟弟来吧,家和才能万事兴。”
无可奈何的刘禅只能宣布退朝,朝中的大臣相互掣肘,刘禅也只能是问计于黄皓了。
刘胤知既然刘禅已经了决定,那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何况自己本来就不稀罕当什么安平王,见刘禅问他,便:“皇伯父,辑弟与我同是父王嗣,谁来继承王位也是一样的,既然辑弟已被封为安平王,再行废立恐怕不太合适,小侄认为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所以当刘禅征询黄皓意见的时候,黄皓理所当然地反对易位。
黄皓最初也是一个小太监,董允主政之时,经常犯颜直谏,惹得刘禅是怏怏不快。黄皓擅于钻营,投其所好,将刘禅服侍地舒舒服服,从此青步平云,成为了刘禅边最得的宦官,兼任奉车都尉和中常侍两职,则奉车,则侍奉左右。刘禅对朝中大臣的派系之争无能为力,渐渐地开始倚重黄皓,从最初的听信采纳到后来的言听计从,黄皓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
“弟妹,文宣和文和都是朕的侄,这手心是,手背也是,你让朕也很难取舍。”刘禅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回对刘胤:“文宣,你认为朕当如何?”
王妃一听就急了,自己正在力争,可刘胤却主动退让,这不是拆台吗?
但黄皓这个人颇有城府,擅心计,暗结党羽,玩权术,直将刘禅瞒得团团转。黄皓决心扶植新兴王刘恂,肯定要打压北地王刘谌一派,既然刘胤和刘谌走得很近,黄皓自然把刘胤也视了潜在危险。
政治斗争原本就是针尖对麦芒的较量,禀承着一贯的你反对的我支持、你支持的我反对的原则,本来与他们半钱关系也没有的宗室王位更易之事让他们争了个面红耳赤。
霸陵在长安附近,这霸陵侯自然是虚封,蜀汉的王侯封爵大多是虚封,一来益州土地有限,都封在益州的话恐怕本就无地可封,其二是虚封多少有些激励作用,等那天打下天下,光复汉室,便可以化虚为实了。
然而这对刘胤而言并没有什么卵用,安平王的爵位他都不稀罕,还稀罕个侯爵?刘胤心中有着更大的期冀。
“胤儿,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