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择书如择偶(2/2)

当然,最好是,每个时期都有新朋友,却也有几个可以终往的老朋友。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晚年,能有几本心的书为伴,而且常读常新,该是多么值得欣的事?

那么,就不怕看,或者变成“野狐禅”么?不怕。择书如择偶,又毕竟不是择偶,其实不妨寻问柳,见异思迁“阅尽人间”的。何况“野狐禅”也是禅么!只要能悟得“无上正等正觉”修成“正果”他什么禅呢!

倘若无此可能,恐怕也只好挑那公认的经典名著来读。读经典名著,虽然没准会读成个“书呆”却肯定不会读成个“二脸”此外,年轻人多读古书,老年人多读新书,也是办法之一。青年思想活跃。读古书,并无碍其创新,反倒能增其厚重。老年最忌僵化。多读些新书,就能保证“生命之树常青”即便得“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没什么不好。但无论老少,最好还是博览群书,什么都读一

或许有人要问,如果我读了一辈书,觉得读什么都好,并没有什么“最”喜或“最”合适的,又将如之何呢?当真这样,我就要说,你作了最好的选择。你想,一个人,一生中时时有情,有朋友,岂非幸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观千剑而后识。判断力和鉴赏力都是从实践中产生来的,读书也不例外。因此,初读书时,最好什么书都读,就像结婚之前先广朋友,然后再从容选择一样。不要才见了一个,便忙不迭地“定了终”树木后面是森林。一叶障目尚且不可,如果那“叶”还是败叶,岂不更糟?

书读得多了,就有了选择。这倒不是说从此就只读一书或一类书了。周国平先生说:“读书犹如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人与书之间》)。其实岂止是会腻味,只怕还会造成思想的偏颇和心的狭窄,大非所宜。所谓“有了选择”只不过是有了品位;所谓“有了品位”也不是说从此只读“雅”的,不读“俗”的,而是说有了判断力和鉴赏力,知好歹了。好歹和通常所谓雅俗不一回事。自命风雅者,往往其实是“恶俗”;向为专家学者不屑一顾的“俗”却没准反倒“大雅”是雅是俗,全看你有没有品位。没有品位,便是《浮士德》或《红楼梦》,也能让他讲得俗不可耐。

那可真是“幸甚至哉”!

品位只能来自阅读的经验。读的多了,自然也就知好歹。这就要博览群书。而且那“博览群书”的“博”还不仅是数量的“多”更是品的“杂”朱光潜先生说:“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文学的趣味》)。所以,终只读一书或一类书是不妥的(哪怕这些书确实品位雅)。它虽然能造成品位的纯正,却也难免趣味的偏狭。想想看吧,山间小溪固然清纯,却何如泥沙俱下的江河,广纳百川的大海?一个读书人,如能有此襟,大约也就不怕“选错行”或“选错郎”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