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无视中国,持兵吗
陈文觉得很有可能,但这时中国于上升期的新政府统治下,和日本乃至枪走火,那日本这时能动员多少军队来中国日本除了海军大外,常备陆军只有二十个师团,五十多万人,能够倾巢动吗不太可能。
即便全动,又能怎样,中国还会比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打得更惨烈吗现在的日军的战斗力还没有达到当时的那变态程度,而中队的力量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却有了长足的步。
在陈文看来,战争初期,如果日军倾尽全力,由于中国海岸线漫长,他们有可能取得几次战斗的胜利,但最后战争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付的代价也会比历史上轻微许多。
当然,这个时候并不是与日本人决一死战的时候,如果能将战事局限于青岛,使日本人知难而退,也是非常理想的结果。这就要通过外努力,利用英法等国压迫日本。协约国邀请日本参战,可不是要日本独霸中国,甚至是独霸亚洲的。日本不派兵欧作战,却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这肯定会引起英法等国的不满,甚至是警惕和抵制。孤掌难鸣的日本,必然不能与中国长期对抗下去。
在陈文的设想中,中日围绕青岛必然发生战事,不是德国人主动还,还是中队行夺取,日本肯定不会善罢休。这场战事因为中国准备充分而相持不下,双方都会有较大的损失。最后,英法等国行外调停,中日两国罢战,青岛战事遂告一段落。
虽然这只是设想,但陈文可是综合了各方面的考虑,并且结合了历史上的因素而得的。
对于陈文提的秘密协议条款,德国政府很快便给法金汉和驻华公使发来了电报,要他们仔细评估中国方面所拿的换条件的价值,并提一份详细的报告。
虽然德国方面认为中国的担忧有些无聊,但还是就英国参战后的远东局势行了分析,并得了与中国政府相似的结论。那就是英国如果参加欧战,在远东为了围堵德国胶州湾舰队,就肯定要借助日本联合舰队,那么拉日本参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政府假设的前提条件存在,中国方面的担忧便不无理。
当然,威廉二世此时并不认为这个前提条件会真的实现。所以,对于中国提的有关青岛的要求,他很是不以为然。相反,对于中国的承诺,他倒是欣喜异常,认为事实上已经将中国拉上了德国的战车,中国加同盟国集团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德国代表团在陈文的陪同下,参观了几家中德合资的大工厂,访问了济南、青岛、天津,最后抵达北京。在北京,德国人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宋大总统不仅在第一时间予以接见,还设国宴以示迎。
在现在比较的时刻,中德双方的调外,引起了协约国方面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英国,对于中德可能结盟,抱有极大的警惕。
“公使先生,与德国的战争会发生吗”朱尔典公使的秘书很担心地问:“您,您知,我手里握有很多票。如果战争爆发,价格肯定会一落千丈的。”
朱尔典望着车窗外的景,也没转过来,缓缓说:“买些黄金吧”
秘书沉默了片刻,试探着说:“即使爆发战争,肯定也会很快结束,不是吗”
“很快结束”朱尔典转过,嘲地反问:“我们打败布尔人,用了多少时间你认为德国人容易对付些”
秘书张了张嘴,讷讷地说不话来,把宝押在打一场短期战争这一上,确实过于冒险。而且他从朱尔典的建议中确定了欧战爆发有极大的可能,战事一起,就不会是短期内能够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