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用栏栅将客运、货运通隔离,在客运通放上指示牌、说明牌。这一切完后,已是第三天了,上官晓林请来黄灿,看看码的情况。来到码,事实远超过黄灿的想象,虽然还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但显得极为有序。
没有了以往那叫骂声,旅客对这一切也是赞不绝,特别是本地的老顾客,认识的见了黄灿纷纷说:“还是黄老板有能力,把码得这么好,以前不是搬运工人骂我们挡了路,就是我们骂工人们撞了我们,现在这样多好,都顺畅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而工人也得到充分休息,起活来度也会快些。客运要把武汉三镇本地客运的与外地长途客运分开,这样,秩序也就会好起来。”
第一步证明上官晓林没有撒谎。第二步呢?黄灿希望他还是一样,也相信上官晓林所说的都是真的,他的人已经到上官晓林所说的家乡调查了,十天后,就会证明一切。
正如上官晓林所认为的那样,黄灿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但他却没有想到,黄灿是有如此实力的人,这是因为上官晓林第一次门在外,阅历过浅的缘故,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战争,从长江下游逃难的人、搬运的品和从武汉运往九江、安庆等地的军用资更多,致使武汉规模稍大一的码更加繁忙。
从直觉上,黄灿认为上官晓林一切都是值得信任的,但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情况下,他还是要到万无一失。因为上官晓林太了,他太需要这样的人,而江汉码又太重要了。
“不用增派理人员。”上官晓林回答:“搬运工人大多是武汉市人,有些在这里得时间比较长,从中选六个德望比较的人,担任正副班长,加薪就可以了,比另外派人理更好。
上官晓林见他这样说,知他对自己还不是十分放心。在这样的形势下,上官晓林有可能是敌对势力派来的,特别是能力越大的人,越让人怀疑。
“嗯,是个好主意。”听完上官晓林的方案后,黄灿赞:“这样一来,避免了白天忙个死,而晚上没人活的情况,确实比要工人上十几个小时要好。你执行这个计划,需要多少理人员?”
江汉码就更不用说了,仅货搬运工就有二百多人,还显人手不够,有时民用货不得不等待一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让位于军用资的运输,客运船只停靠也比日常多上几倍。
接下来的两天,上官晓林照自己的方案运作起来,首先,在二百多人中选德望重的六个人为正副班长,各带一个班,并排好早、中、晚三班的值班时间和值班的顺序。
看着秩序井然的码,黄灿很兴,就对随行人员说:“今后码就上官晓林理,你们要服从他的调度。”“不,不行。”上官晓林急忙说:“我还是我现在的工作吧。”“不用多说,就这么定了。”
“由于现在是特殊时期,码要实行严格的通化理,即客运通、货运通分开,同时这两个通要用栏栅相隔,这样就避免了客货织在一起的混局面,而且有利于安全。
虽然有军队在码担任警戒,维护秩序,但还是显得一片混。两天来,上官晓林通过自己的观察,拿了一个方案,向黄灿汇报。
货运则更广了,除长江沿岸,还可可达全国沿海各城市,特别是在陆路运输不畅、及不安全的情况下同,大多由江汉码从路运输。
黄灿能让他留下来事,就很难能可贵了。接下来的两天,黄灿派人带着上官晓林了解江汉码的各情况,至此,上官晓林才知了黄灿的实力。江汉码分客运、货运两分,客运通过长江,上可达重庆,下可达上海。
“很好,很好。”黄灿不停地赞扬:“从现在开始,你立即去落实。”说完,他把码行人员叫来,开了一个会,宣布了上官晓林的方案,并嘱咐大家一切上官晓林的安排执行。
黄灿在上官晓林行摸底了解江汉码情况的两天中,也没闲着,派人调查上官晓林的来历,刚刚接到手下通报,上官晓林确如他自己所说的时间来到武汉,他的人找到了上官晓林住宿的旅馆,并在旅馆老板那儿,了解了上官晓林在住店时的一切情况,跟上官晓林自己说的一一吻合。
另外,货运工人要分成三个班,每班工作八小时,照顺序行换,白天晚上都活,保证一天二十四小时货运通畅,这样,效率将更。
客运方面,把方向指示牌好,在叉放上,派一个人维护一下秩序就行,几天后,当人们习惯后,人都可撤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