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有相当一分转迁东北。清末,战迭兴,灾荒频起,山东人一断炊就闯关东,沿海人一逢难就飘南洋,加之近百年来国华工不下千万人,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开金矿,筑铁路,橡胶园,这些人中间,当然也不乏槐裔。有人过推算,遍及海内外的槐裔现已逾亿。因此,我们可以说,洪祖槐的须很长很长,不仅蔓延中华大地,而且绵连外洋异域,足可绕地球九匝,随卫星上天…
最早发现古槐有着神奇凝聚力的是洪贾村人景大启。清末,景大启在山东曹州任散厅官吏,景善游,聊城、济南均相稔熟,所到之,上至官吏下至平民,当知景是洪人时,便让梨推枣,斯抬斯敬,三茶六饭,洁樽款待。是时,洪人刘广林在山东长山任官吏,也移民后代对古槐的一往情。景、刘相商,起议筹建古槐遗址,很快在曹州和长山募得纹银三百九十余两,寄回洪托人筹建。这便有了可供寻人前来凭吊的刻有“古大槐树”的碑亭一座,也有了供游品茗怀乡的茶室三间。
恰在这时,又发生古槐庇荫洪百姓的事件,顿使洪黎庶对古槐遗址奉若神明。辛亥革命爆发后,赵城县人张煌率兵杀死了山西巡抚陆钟琦,接着袁世凯派新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山西革命军。卢率军沿古驿南下攻临汾,所到之,烧杀掳掠,张煌故里赵城县受害最甚。赵城名士张瑞玑上书袁世凯及新巡抚张锡銮时,叙述了卢军的残暴:“无贫富贵贱,一律被抢,不余一家,不遗一,冰雹猛雨,无比遍及…三日后,终载而南去也,车四百辆,骆驼三百,数千蹄,负包担,相属于…”卢军洗劫后的赵城“城无市,邻无炊烟,犬无声,家无门窗,籍笥无遗缕,盘盖无完缶,书籍图画无整幅,墙倾圮,地三尺…”卢率军洪,仍下达“半天不名”之令,暗示仍可抢掠。然军中士卒来到古槐碑亭前,便下罗拜,长跪不起,并将一路抢掳之财供于“二代古槐”树下。原来卢军士卒多为冀鲁豫籍,这些古槐移民的后代互相叮嘱,古槐树下如再行伤天害理之事,愧对祖宗。士卒中的他籍人,见军中槐裔势众,也不敢造次…乡土情结真是一连哲人也难剖析的复杂情。此刻,这些野蛮的生命,竟在乡土面前收敛起荒唐的灵魂,乡土唤醒了他们并没有泯灭殆尽的良知!
故土如同胎记,嵌在国人的肌肤上。故里与游,往往如同洪霍山上那与山相连的山岩,不光之波如何劲,总也不能将故乡从游记忆的土中掉。大槐移民已逾六百载,当初的移民及其后代,早已有了他们的第二、第三乃至更多更多的故乡。虽然大槐移民的哭声早已云散,泪也早已化新的悲,但大槐移民历史记忆的磷光,仍穿越悠邈的时间,在辽阔的空间里忽明忽灭地闪烁。
民国时,景大启募银建起的古槐遗址,因兵荒烟火稀少。解放后,当地政府在这里建一烈士祠堂,与古槐碑亭望衡对宇。烈士为国捐躯,理应受到后人瞻仰。洪多锦山绣,英灵应择一幽雅安息。将祖槐魂魄与近代英灵同置一,在长幼有序的国度里,祖槐和英灵会两不相安;让香火与圈并存,不能不说是一文化上倒置和错。“文革”中,造反派虽慑于洪百姓对古槐的敬奉,未敢将古槐碑亭砸掉,但“认宗续谱”却被当“四旧”狂遭诛笔伐。古槐遗址真正受到重视,是近20年来的事情。
王德贵、刘郁瑞两位“文化书记”向我讲述了辟建大槐树公园的情景。
70年代末,王德贵赴无锡参加一次全国的乡镇企业会议,当他自报家门来自临汾时,无锡人的表情如常;可当他说到自己是洪县委书记时,接待人员的睛里顿时透情神,因他们多为古槐后裔,王德贵遂受到清末人景大启在山东曹州为吏时的礼遇。与会者不少也是槐裔,纷纷叩门而,共话桑梓之情。“反右”、“四清”、“文革”人际关系曾像那时的社论一样,,冰冰凉凉。当社会顺乎历史走向,步正常轨时,囚禁多年的大槐情愫,必会重发新枝重绽新…
回到洪,王德贵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刘郁瑞,两人一拍即合:建一大槐树公园,以天下槐裔拳拳之心。建槐园不能仅筑祖堂亭榭,应有邃的文化内涵。80年代初,洪财政吃,政府中羞涩。刘郁瑞亲拟了三百言的征集古槐资料广告,刊于《参考消息》中,谁知仅过两月,便收到海内外槐裔寄来的族谱、牒文、碑拓、佚事珍闻凡四百余件,建园资金也很快筹措到位。在广济寺遗址上,大槐树公园卒底于成。槐园遂同丁村遗址、尧庙、舜祠、霍山之麓的广胜寺、羊獬村旁的娥皇女英姑姑庙一样,成为晋南的一大人文景观…
古槐是洪县的一张四海通行的“大名片”
当韶山冲的平民借助伟人声望,办起家饭店、家酒楼、之红烧菜馆时,洪的有识之士,也从古槐厚重的文化量里,窥见商品经济的活跃因。于是,在这洪古城里,现了槐荫大街、槐都大厦、槐乡酒楼、槐家铺、槐香发屋…国槐已遍栽街巷尾,有人还动议,将全国各地槐汇聚拢来,使这昔日的“包座莲城”变为真正的槐都。
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字典里又增添了一个新词汇,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洪自1991年始,年年于清明节前后举办祭祖节。应该说,这节日如同祭陕西黄帝陵一样,是庄重严肃的。它不仅使洪经济有望腾飞,对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也是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