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不败之地(9/10)

一,就是发现你们并不是只了这一件事。除了城乡一化,还有基层民主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第二,就是发现你们这三件事颇受人民群众好评。你们搞“城乡一化”农民拥护,说“现在城市是我们的了”你们搞“基层民主建设”群众赞成,说“现在书记是我们的了”你们搞“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市民和企业表扬,说“现在政府是我们的了”三个“是我们的了”这就有了第三个原因,就是我还发现这三件事其实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这就很有些意思了。所以我就一扎了去,想个究竟。

城笑问,清楚了吗?

我说,有些眉目吧!

城说,愿闻其详。

我说,还是先把你们这三件事简单梳理一遍。你们这三件事,我都看“故事”叫“成都故事”这三个“故事”我也都有命名,一个叫“突重围”一个叫“夯实基础”还有一个叫“再造生机”

城笑问,这都是什么事?

我说“突重围”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城乡一化”什么叫“重围”?就是问题成堆,积重难返。“三农”问题就是。现在不是有“社会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发展不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够协调,收差距拉大”的说法吗?这四个“不够协调”一个“差距拉大”几乎全都与“三农”有关,城乡差别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你们的办法,则是照科学发展观,利用城市快速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把农村和城市看一个可以也应该共同繁荣的整,捆绑起来发展,用城市化来带动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富裕化和农村的文明化,岂非“突重围”?

城说,这算一个。第二呢?

我说,第二个故事是“夯实基础”什么基础?执政基础。怎样夯实?加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基层”二是“民主”民主为什么重要?因为只有民主的政府才是稳定的,只有民主的政权才是稳固的。基层又为什么重要?因为基层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政权的稳固必自基层始,基础的夯实必由民主生。你们搞基层民主建设,算不算“夯实基础”?

城说,这也算一个。第三呢?

我说,第三个故事是“再造生机”谁的生机?政府的生机。为什么要再造?因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法治经济。法治,就是“由法律来规范”而非“由权力来支”所以,市场迎法律的严格规范,拒绝权力的越位预,更不用说非法预。同时,政府的职能也变得很明确,一是制定规则,二是维持秩序,三是提供服务。不过这样一来,原先的许多办法、法和想法就行不通了,得“再造”才行。实际上,据我所知,你们也确实行了一系列的“再造手术”包括清理审批项目、规范服务程、建立政务中心、实行质量检测,切实把政府不该不了、实际上也不好的事情去,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社会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结果是企业活了,社会活了,政府也活了,是不是“再造生机”?

城莞尔一笑,不置可否。

我接着说,所以,我对你们这三件事,也各有一个说法。

城问,什么说法?

我说“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原因之一就是过去的许多办法治标不治本,你们则试图标本兼治。因此我把你们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城乡一化”称为超越城乡二元结构障碍的“治本之策”

城问,第二呢?

我说,民主不是少数人的事,它是全国民的事。只有当基层民众都积极介其中时,这个民主才可能是真实的,这个政权也才可能是稳固的。这就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在尽可能多的时候参与到民主化的程中来。这可以说是共和国长治久安的“固本之计”

城又问,第三?

我说,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就应该说是给人民政府注新鲜活力和运作动力的“本之方”了。

城沉,治本之策,固本之计,本之方,中天先生过奖了。

我说,倒也没想刻意,更不是说你们就得尽善尽,只不过想把话说透彻一,增加一力度罢了。因为在我看来,你们这三件事,其实是带的,而且有关联。三个故事,三个说法,三个关键词。

城问,哪三个关键词?

我说,科学、民主、法治。城乡一化对应着科学,基层民主建设对应着民主,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对应着法治。当然,这对应也不是绝对的,三件事情中也都有这三神。比方说,城乡一化就意味着科学统筹、民主实施、依法规划,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包着民主决策、依法选举、科学测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则现着依法行政、科学规范、民主监督。总之是科学、民主、法治。这是全人类追求的普适价值,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嘛!

城歪着看我,没说什么。

我原本就没打算他表什么态,便接着说,当然,我不能肯定你们当初就是这么想的,但结果却是如此。实际上,理国家的事,只要得对,就一定会科学、民主、法治的神,因为这是普适价值么!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么!那么,不在什么地方,它们都会来。所以,我还想把你们的实践,你们的经验,再概括为一个说法。

城问,什么说法?

我说,成都方式。

城问,为什么是“方式”呢?

我说,因为别的表述都不合适。我是不喜什么“共识”或者“模式”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