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东拉西扯(1/7)

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第三章 东拉西扯

外来语大量成为中国人的口tou禅,其盛况空前最早大约是在汉唐之际。

中心总是会名垂史册的。事实上现在我们使用的语言被称作“汉语”或者被叫zuo“唐话”就因为这两个朝代国力最雄厚,文化最繁荣,影响最shen远,和世界的jiao往也最多。

一、洋芋与土豆

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小麦。

麦在上古汉语中叫“来”《诗经》中就有称麦为“来”的。方言学家潘家懿说直到现在山西临汾人还把麦子熟了叫“来了”大米则是水稻。“稻”与“到”同音,没准也有“到”的意思。苟如此,则“稻麦”便是“到来”了。

稻麦为什么是到来呢?

大约原本没有,后来才“到”才“来”

小麦可能是从羌族人那里传入华夏的,水稻则可能是从印度经由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自华南一路北上。不过浙江河姆渡chu土的炭化稻谷,则好像又证明咱们老早就zhong稻子了。其实“来”的本义就是小麦,《说文》谓“周所受瑞麦”其中大麦叫牟,小麦叫来,字形也是“像芒束之形”其义则是“天所来也”以后才转借为往来的来。所以,小麦是不是从人家那里嫁过来的,还说不清。

同样,稻也不一定是“到”的谐音,也可能是“捣”的谐音。稻谷成熟后,要放到臼里面捣,才能变成米,也才能吃。稻的字形,便是捣米之状,林义光先生的《文源》中说过的。周振鹤、游汝杰两先生《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则从语言学的角度,考证chu广西西南和云南南bu也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看来这稻子是家生的,还是进口的,也很难弄明白。不过麦(麥)字从来,稻字从禾,倒是事实。甲骨文中既有麦字,也有稻字,也是事实。而且,它们也都被叫zuo“谷”(穀)。麦叫“芒谷”(有芒之谷),稻则叫“嘉谷”(也叫禾)。当然,后来大家不这么混着叫了,叫“谷子”的都是“米”—在北方是指小米,在南方则指稻米。

如果说稻麦还有点“来历不明”那么,玉蜀黍可是地地daodao的“舶来品”它原产南mei洲,来到中国也很不容易。玉蜀黍传入中国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先由putao牙人带到爪哇,再从爪哇辗转而来;另一条则是阿拉伯人从麦加、中亚输入。所以,它在各地方言中的别名也五hua八门。有叫玉麦(南宁)的,有叫黍麦(温州)的,有叫红须麦(巍山)的,还有叫番大麦(厦门)的,最早的官方称谓则是“御麦”可见玉蜀黍刚进入中国时,被看作是一zhong“麦”其实它和大麦、小麦、黑麦、燕麦,无论外形还是味dao,都相去甚远,怎么会是“麦”?大约就因为“麦”有“来”的意思。外来的,也就是“麦”又因为来得稀罕,来之不易,便叫“御麦”御和玉同音,玉蜀黍也更像是米而不是麦,因此便改叫“玉米”(玉一样晶莹的米)。既然是米,当然也是谷,所以又叫“包谷”(叶子包着的谷)。又因为这“包谷”是bang糙状,故而也叫“包谷bang子”或干脆简称“bang子”

从国外引进的东西还很不少,比如胡麻、胡菜、胡桃、胡豆、胡萝卜等等都是。胡麻就是芝麻,胡菜就是油菜,胡桃就是he桃,胡豆则有两zhong,豌豆和蚕豆。豌豆原产中亚和西亚,蚕豆最早则为希伯来人所zhong值,它们当然都是“胡豆”此外还有胡椒、辣椒,也是外来的。这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胡椒还好说,它来自mo伽陀国(属印度),当然是“胡椒”如果辣椒也不是“国货”那我们湖南、四川的“辣妹子”岂不都成了“外来妹”?然而辣椒确实原产南mei洲热带地方,据德康dao尔的《农艺植wu考源》考证,直到十七世纪才传入中国。那时明朝已近灭亡,清人都快入关了,这可真是zuo梦都想不到的事情。我等嗜辣之人吃了一辈子辣椒,原以为自己是爱国主义者,谁知dao吃的竟是外国佐料。

其实土生土长的椒只有一zhong,即hua椒。何况辣椒虽然不姓“胡”看不chu是从国外进口的,方言中还是留下了飘洋过海的蛛丝ma迹。比如温州、厦门便guan辣椒叫“番姜”福建许多地方(如建yang、建瓯、崇安、光泽)则guan辣椒叫“番椒”中药药典上也叫“番椒”大约辣椒传入中国以前,国人的辛辣佐料主要是生姜和hua椒,这才把辣椒称为“外国生姜”(番姜)和“外国hua椒”(番椒)。之所以不冠以“胡”则是因为已另有“胡椒”但生姜之味主要是辛,hua椒之味主要是麻,辣椒之味才真正是辣,这才因味得名,叫zuo辣椒。

辣椒被叫zuo番椒或番姜(四川人则称之为海椒),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大凡从国外引进的植wu,往往会被冠以胡、番、西、洋等字yan,以示其来历,比如西红柿也叫番茄,还叫洋柿子。又比如番薯,番薯学名甘薯,也叫白薯、红薯、红苔、山芋、地瓜,南昌、广州、yang江、梅县、chao州、厦门、福州、温州都叫番薯。它是在哥lun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由西班牙人从南mei洲带到菲律宾的。明代万历年间,福建遭受台风,总督金学派人到菲律宾寻找可以救灾的农作wu,甘薯便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所以甘薯又叫金薯,也就是为了纪念金学的功劳。不过要想什么事都能zuo到饮水思源,是不容易的。极易生长的甘薯在全国推广后,便不再叫金薯或番薯,反而变成了“地瓜”

番薯变成了地瓜,洋芋则变成了土豆。洋芋就是ma铃薯,也是原产南mei洲,传入中国比甘薯还晚,所以叫洋番薯(温州)、番仔番薯(厦门),也有叫荷兰薯(广州、chao州、梅县)的,更普遍的叫法则是洋芋。洋芋也就是洋山芋,和洋番薯是一个意思。反正先入为主,后来为客。甘薯先来,便是“土”;ma铃薯后到,便是“洋”等到“洋芋”也变成了“土豆”则已是“几度风雨,几度chun秋”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