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有人讲我们搞的土地向经营者集中是“向地主集中”这话不对。实际上地主是农民,经营者是长工。但是经营者规模经营需要工人,农民就成了农业工人了。这就形成了第二关系,雇佣关系。
我不禁拍案叫绝。土地向经营者集中,或者说,农用土地、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后,就土地使用权而言,农民是地主,经营者是佃;就农业企业而言,经营者是老板,农民是工人。一个租赁关系,一个雇佣关系,经营者和农民互为老板。这算不算生产关系的一场变革呢?
这个问题,我想还是留给政治经济学家去回答吧!我更关心的,是一个现实问题,一个作问题:当农民和经营者发生这两关系时,他们是直接和经营者打呢,还是由政府来中介呢?
说,一对一的谈判肯定不行。农民谈不来,权益也得不到保障。每家每都去和经营者谈,不是相互攀比,就是暗中压价,效率低,成本,结果也不好。我们的办法,主要是以村、社为单位,就是村和社来组织,农民联合起来和经营者谈判,然后尊重农民的意愿签合同。
我问,农民愿意吗?
说,愿意。
我又问,为什么愿意?
说,因为有好。
我再问,只是有好吗?
说,从长远看,也有意义。我甚至认为这是农业上的第三次革命。
我问,第三次革命?
说,是。第一次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分田到以后,日并不好过。因为当时就那么一东西。你分一,我分一张犁,他分一间屋,都是残缺不全的,有的家还没有劳动力。于是农民联合起来你农,我劳力,共谋糊。
我说,就有了互助组、合作社?
说,对。但是后来我们搞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违背了经济规律。小平同志又总结安徽的实践,搞承包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让农民一夜之间吃得饱了。但是富不起来。
我问,为什么富不起来?
说,你想嘛,千家万的农民闯千变万化的市场,怎么适应得了,又怎么对付得下来?每个人枇杷,每个人的枇杷都自己挑着担去卖,走不了十里地,卖不好价钱。这经营方式,即便脱得了贫,也绝对致不了富。
我又问,现在又有什么不同?
说,土地向经营者集中以后,规划经营、规模经营了,情况就大不一样。第一,经营者来了以后,农民第一笔收,也就是租金收,在没有任何投的情况下得到了1200斤左右的粮。过去这1200斤左右的粮还要你投施,投工投劳,还要缴税,现在没有。经营者给你这1200斤左右的粮,6月30日就可以拿到,净得。第二,农民还有一笔收就是打工,每天可以挣到一笔钱,少一15元,多一30元。第三,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增。经营者来了以后,农民1000斤枇杷,再也用不着自己挑着担卖,由经营者坐飞机卖到香港去。我们在北京开枇杷新闻发布会,是老板钱,我们场。农民增收了,农业增效了,农业的投也解决了,大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看是一条康庄大。而且,从分散经营到吃大锅饭,到包产到,再到规模经营,是螺旋式上升。所以我说这是农业上的第三次革命。
我同意他的说法。这里面有三值得注意。第一,他们的法并不违反政策,也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因为土地的权属和质没有改变。所有权还是集的,使用权还是农民的。使用权既然是农民的,那么,怎么用,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他们愿意集中起来给经营者去经营,就无可指责,无可厚非。
因此第二至关重要,就是必须农民自愿。农民为什么会愿意呢?因为只有把土地集中起来给经营者去行规模经营,农业才可能现代化,农民也才可能脱贫致富。农民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也都愿意而且急于富裕。所以,只要把理讲清楚,同时让农民看到实惠,他们就不会反对,甚至积极踊跃乐观其成。
实际上,联合并没有错,土地集中使用也没有错。包括当年办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就其联合农民集中土地这两而言,也没有错。那些法,错就错在农民的联合并非全都于自愿,更错在土地集中以后搞的还是传统农业,失去了集中和联合的意义。因此第三也很重要,就是土地集中后一定要搞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生产方式改变以后,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分散经营变成了集中经营,分散居住也要变成集中居住。这就有了第二个“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这也不完全是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问题。因为土地集中整理以后,原来一家一单独居住的农民还可以住到村里来,如果原来就是相对集中住在村里的,就更不成问题。问题是,如果还照样住在村里,农民的生活很难实现现代化。尽我们有“村村通路,村村通,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之类的号和法,但实在地说,成本很,很可能得农民用不起电话,用不起电视,用不起自来。比如一个自然村,几农民孤家寡人住在山老林,安一电话得拉多长的线?这就很难一下把城市文明延伸到广大农村。
何况还有城市发展的问题。城市要发展,要建设,工业要向园区集中,都要搬迁。就说,过去我们的法是农民失地以后就地拆迁、就地搬,我们政府不的,结果就造成二次搬迁、三次搬迁、四次搬迁。今天这个来了搬一回,明天那个来了又搬一回,刚刚搬完又要你搬,农民怎么能没有怨言?
我说是呀,人家又不是吉普赛人!
说,所以我们痛下决心,农民向城镇集中,一次彻底解决搬迁问题和农村现代化问题。一劳永逸!
我没吭气,心想你们盘算得倒是不错,问题是钱从哪里来?总不成全由政府买单吧?如果让农民拿钱,光是基础设施,一个人平均也要付2000元,你那好房他咋住得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