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南腔北调(3/7)

所谓“方言”其实也就是“四方之言”华夏民族以中央自居,视自己为“中”视周边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为“外”则“方言”也就是“外语”后来,天下一统,五族共和,成了一家,又把更外边的“老外”什么英曾利、法兰西、德意志、牙看作“夷狄”称为“夷人”老百姓则称其为鬼、鬼佬或鬼崽。如此,则外语就该叫“夷语”或“鬼话”可惜后来大清帝国已不大摆得起谱,条约规定不得称“夷”——鬼们在中国混的日长了,也知那“夷”不是什么好字,于是改称“方言”当年,湖广总督张之在武昌创办的“方言学堂”(即今武汉大学前)就是外语学院。这回,东洋西洋,南洋北洋,又跟一家似的了。其实,他们哪里也姓赵?

自打“夷语”改称“方言”倒是没听说鬼们有什么意见,实际上他们又上当了。这是“秋笔法”他们不懂的。什么是“方言”?就是“地方之言”地方上的比起中央来,还是低了一等,鬼们不明不白又吃了一个暗亏。在玩词藻讲究名分这方面,他们从来就不是咱们的对手。

中央的话语就是官话,也就是国语。官话和国语也是古已有之的,三千年前就有,只不过那时叫“雅言”雅言也就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因为那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不同”又都尊周王为天下共主,则相互之间要沟通,要,要朝聘会盟,要勾肩搭背各怀鬼胎去打这个打那个,便约定都以周王室的语言为政治外场合的正式通用语言,这就是“雅言”雅,就是雅正、规范。那么,谁来规范呢?诸侯们是没有资格的,有资格的只能是“天”同样,谁需要把话说得一本正经呢?庶民们是没有这个需要的,有此需要的只会是诸侯和大夫。所以,雅言就是官方语言,也就是官话。

不过,那时的官话称作“雅言”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雅”通“夏”所谓“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安雅”雅就是夏。夏,就是华夏,也就是中原,甚至也就是中国(中央之国)。认真说来,这华夏中国的雅言,在当时也不过只是诸国国语中的一,只因为它为“天下共主”所有,这才成了“国际通用”的官方语言。因此,等到天下一统,没什么“国际关系”了,雅言也就作废,而代之以“官话”官话就是官场中人说的话。中央政府派到各地去的官员都要说这话,所以叫官话。

官话之所以叫官话,还因为只有在官员当中,这民族共同语才推行得开。这也不奇怪,想那时并无广播电视,一般民众又都猫在家里,守着祖上传下来的那一亩三分地过日,谁也不轻易往外跑,没什么对外的需要。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会说土话,就足以打招呼、走亲戚、娶媳妇,拿换油盐酱醋的了。要想让这些普通老百姓都学会“普通话”不比让黄河变清容易多少,也没这个必要。有此必要的,是那些必须得在外边跑来跑去的人。这些人,一是官员,二是走江湖的。走江湖的,天呼来不上船,中央政府历来不了,得了的只有官员。再说官员不也不行,官员如果也说方言,皇上问起话来,也如同鸭讲,那还成何统?事实上,官场如无共同语,则政情无法通晓,政令也无法通达,那可真是国将不国。比方说,将军带兵打仗,问下前方有没有敌人,明明有,却答之以“乌”将军以为“无”岂不糟糕?

因此,此官,就不但要“行此礼”还得“说此话”清廷更是明文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官就更谈不上。这下“南蛮鴃之人”可就惨了。他们只好学官话。中国的中央政权,从来就在北方,元、明、清三朝,更是连续在北京建都,所以官话基本上就是北方话,甚至是北京话。说吴语、湘语、赣语的还稍好些,闽、粤、客家和北方话的距离相去何止以里计?结果便难免说得不三不四,南方人听着像北方话,北方人听着又像南方话,谁也听不明白。

难怪俗谚有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广东人说官话确实比较困难,他们的打不了弯。投资是“投机”虾饺是“瞎搞”“坐在船看郊区,越看越丽”让北方人一听,就是“坐在床妻,越看越丽”福建人的官话平比广东人了许多,但还是会把“粉红凤凰飞”说成“哄(上声)红哄(去声)黄灰”因为闽方言中没有齿清音f,结果该念f的都念成h。可见南腔北调这说法是很有理的。腔改不过来,改调也没有用。普及官话,并不那么容易。

四、谁跟谁学

一般地说,官话也就是国语,但清朝的情况有些特别。因为清是满族人坐天下的朝代,所以清代的“国语”是满语,汉语倒成了“方言”清朝制度,皇亲帝胃,都要学“国语”;重要公文,也用满汉两文字书写。然而这“国语”仍然未能普及推广,反倒是八旗弟都一的京片得满文化差一就断了香火,还得靠锡伯人帮忙续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