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盘点李泽厚 下
四、意义
李泽厚的确ju有一zhong先驱者的意义。
在1979年到1989年这十年间,李泽厚在学术界几乎一直chu1于领先地位。他总是在chu版新著作,发表新见解,提chu新问题,阐述新观点,甚至不断引进和创造新名词、新概念、新提法:异质同构、儒dao互补、有意味的形式。文化一心理结构、主tixing、积淀,等等。其中有的虽非李泽厚所发明,却也多为李泽厚所倡导、传布。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积极引进西方现代学术新观念、新方法的倒也不乏其
人,但能够“活学活用”、“立竿见影”zuo到“rong会贯通”、“用人如己”的,还首推李泽厚。李泽厚有着过人的聪明。别人手中的兵qi,到了他手里,就能玩chu新hua样来,而且用得chu神人化、得心应手、举重若轻。比如他用“有意味形式”来讲彩陶纹饰,就让人叹服,尽guan他那个“有意味形式”和贝尔的“有意味形式”并不一回事。
李泽厚又是极为mingan的。他总是能把握住思想文化的历史脉搏,不失时机地把学术界的关注目光引向一个又一个新领域。80年代后的“mei学热”、“文化热”便都与李泽厚有关。几乎可以说,李泽厚的目光扫向哪里,哪里就会热起来。于是,他就在这十年间中国思想文化的进程中留下了自己明显的足迹,甚至不少学说都打上了他的烙印。
现在再来讨论前面那些提法和论争的是非对错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事实上李泽厚的许多观点和提法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普遍的认同。争议一直存在,而人们的认识则在前进。但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并不重要。或者说,这很正常。ma克思说过,哲学并不要求人们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真正的思想家并不一定非得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只希望能够启迪智慧。
李泽厚的意义正在于此。
李泽厚是一个在学术界大多数人还一片茫然时本路蓝的人。那时,学术界刚刚从“文革”的重创下醒过神来。一些人心有余悸,许多人严重失语。不要说zuo学问,连话都不会说了。甚至在批判“四人帮”的时候,使用的也仍是“四人帮”的腔调。这是一zhong连“党八gu”都称不上的话语模式,se厉内在,外qiang中干,了无生气,乏味透ding。这zhong人人憎恶的文章tao路之所以还能延续一段时间,除习惯使然和一些人胆小怕事(怕别人说自己不够ma列不够革命)外,也还因为大家不知dao不这样说话,又能怎样说。
开始时李泽厚也一样。他也写了诸如《实用主义的破烂货》(1979)一类的文章。但很快他就改弦易辙了。李泽厚1980年的文章便已让人耳目一新。甚至1979年chu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便已是纯正的学术著作,全无八gu腔调。同年chu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亦然。不过两书均嫌太过“专门”和“学术”其影响便不如《mei的历程》。《mei的历程》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读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和膝陇诗一起,起到了一zhong“启蒙”的作用。
如果说gu陇诗让我们知dao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甚至就该这么写),李泽厚则让我们明白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zuo(甚至就该这么zuo)。比方说,讲哲学,可以并不一定要tao上唯wu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讲文艺,也不一定要tao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别。然而在此之前,这zhongtao路是被视为金科玉律的。结果就闹chu很多哭笑不得的事情来。比如李贺,照理说只能算是“浪漫主义”的。又因为李贺的诗“鬼气”太
重,便只好算作“消极浪漫主义”(李白则是“积极浪漫主义”)。后来mao泽东的意见发表了,他老人家喜huan李贺。这下子文学史家们就狼狈了。伟大领袖怎么会喜huan“消极”的东西呢?只好另找证据,证明李贺其实是“现实主义”诗人。那么李贺究竟是什么“主义”?什都不是。中国文学史,gen本就不能那么讲。李泽厚不这样讲,也就无此尴尬。这在当时,却不能不看作一个“重大突破”
但李泽厚的意义不仅在此。
就我个人而言,《mei的历程》以及李泽厚的同期其他著作让我明白了一个大dao理,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有学术研究,为什么要zuo学问?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如果那样,就该“趋时合liu”),而是为了人生。也就是说,为人生而学术。因此,
一个人文学者,就应该把学术研究和人生ti验结合起来,把历史的遗产当作鲜活的对象,把zuo学问、写文章、chu版著作变成自己生命的liu程。《mei的历程》就是这样zuo的。比如“苏武的意义”一节,讲到苏东坡写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虽“挂冠服江边”却不过回家睡觉,并没有“拿舟长啸去矣”时,李泽厚说:“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gen本逃不脱人世这个大罗网。”如果没有人生的ti验,这样jing1辟的话岂是说得chu来的?
历史的遗产一旦被看作鲜活的对象并与自己的人生ti验相结合,就成了活生生的东西,也就不会有尸臭了。过去(也包括现在)一些学者专家教授liu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ying呆板枯燥无趣,
本章尚未读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